0755-28894021
当前位置:首页 > 干细胞新闻 >

外泌体

持续注射4-6次外泌体后,患者脱发断发症状明显改善,密度和直径显著增加,毛鳞片层恢复/部分恢复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8-14 浏览次数:12次

近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研究团队在皮肤病学国际期刊《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发表了一项外泌体治疗脆发症的临床试验,文献显示,患者接受该治疗后,脱发、断发、干燥发黄等症状明显改善,头发密度和直径显著增加,毛鳞片层恢复/部分恢复。


外泌体治疗脆发症


据了解,这3名患者在医院就诊时表现出脆发症特征,包括光学显微镜检查时的结节性改变和刷状残端(图1),在诊断为脆发症后,这些患者作为首批受试者接受了外泌体注射作为治疗干预。


脆发症


治疗方法:使用5mL注射器(0.7*32mm TWLB)抽取2.5ml外泌体(医院实验室制备)与0.5ml利多卡因,混匀后更换30G针头(0.3*13mm)。在头顶及两侧以30-40°进针,深度5-7mm,以0.5-1cm间隔均匀注射0.1mL/点,总量5mL,每月重复一次。

病例一:是1名24岁女性,3年前出现进行性头发断裂,近6个月脱发加重,查体发现头发稀疏、细软、发黄干燥,毛干伴灰白斑点及多发断裂(图2a),皮肤镜显示毛干结节、黑点以及可见断发(图3a)。


脆发症临床试验

脆发症临床试验


经4次治疗后,患者头发长度、密度及质地显著改善(图2b):发质变得更浓密、更黑、灰白点明显减少(图3b)。皮肤镜显示毛干增粗,黑点与断发消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证实毛鳞片层部分修复,达到12分制评分的2级(图3d)。

病例二:是一名22岁女性,3年前出现斑秃,2年来伴随头发断裂、干燥及生长障碍,查体见头发细软发黄、干燥易断(图4a),皮肤镜示毛发结节及断裂(图5a),SEM显示毛鳞片层严重脱落(11/12级)(图5c)。


脆发症临床试验

脆发症临床试验


经6次治疗后,患者毛发密度增加,细毛质地改善,发色更深,灰白斑点明显减少(图4b),皮肤镜显示断发和毛干结节明显减少(图5b),SEM显示毛鳞片层部分修复,恢复正常外观,根据12分制评分系统被评为1级(图5d)。

病例三:是一名38岁女性,新冠后突发严重脱发伴再生障碍,既往每年4月周期性脱发,查体见头皮斑片脱发,发干附白色颗粒、易断(图6a);皮肤镜示断发、甲状旁腺功能障碍和散在黑点(图7a),SEM见毛干结构紊乱伴重度角质缺失(11/12级)(图7c)。


脆发症临床试验

脆发症临床试验


经5次治疗后,患者毛发色素沉着加深,白点明显减少(图6b),皮肤镜显示毛发密度和直径均增加(图7b),SEM显示毛鳞片层的重新出现,部分恢复了正常结构(图7d),最终恢复到12分制评分的2级。

‌结节性脆发症又称脆发症、结节性脆发病,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疾病,其特征在于毛发干结节增厚和断裂,形成类似扫帚柄或刷子状的残端,毛发会在日常梳理中成段脱落,长期进展可引发弥漫性脱发,伴毛囊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最终导致永久性秃发区形成。

有数据显示,约41%脆发症患者合并头皮瘙痒、毛囊炎等继发症状,严重者还会因毛发保护功能丧失而继发紫外线损伤或微生物感染。该病主要影响头皮,但也可在阴毛和身体毛发中观察到。

脆发症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性,通常与全身性毛发发育不良和代谢综合症相关,如生物素酶缺乏症或精氨酸琥珀酸尿症;另一种是后天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身体创伤、摩擦、过度梳理、频繁漂白造成的化学损伤以及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缺铁性贫血)。


脆发症


目前脆发症临床治疗存在各种局限,药物疗法无法修复毛干损伤或阻止新断裂,物理治疗和移植手术仅能暂时改善外观,这些方案均未能针对毛干角蛋白结构异常这一核心病理机制,导致疗效有限且难以持久。

外泌体作为直径30-150nm的纳米级囊泡,其双层脂质膜结构可高效穿透毛囊基膜,内含的miRNA(如miR-218-5p)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毛乳头细胞增殖,同时携带的角蛋白KRT81mRNA能直接补充毛干结构蛋白。

相比传统疗法,外泌体疗法独特优势在于:①纳米载体可靶向递送修复因子至毛囊真皮乳头;②外泌体膜表面CD63蛋白能与毛囊干细胞特异性结合;③持续释放的细胞因子可重塑毛囊微环境。

总 结:上述研究结果首次证实了外泌体疗法治疗脆发症患者的有效性,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包括美容效果改善、通过皮肤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毛结和毛发断裂减少,以及通过SEM证实的毛小皮层修复。

目前还没有关于应用外泌体治疗脆发症的报道,该试验的积极结果为脆发症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也给后续更多临床应用提供了证据。


参考资料:

Xi Chen | Jing Pang | Jianke Li1 | Xiuhuan Wang | Zihao Mi1 | Zhenbo Hu | Guoyan Liu.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s Therapy for Acquired Trichorrhexis Nodosa: A Case Series.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2025; 24:e16683,10.1111/jocd.16683.

在线咨询

  • 预约咨询

  •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