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28894021
当前位置:首页 > 干细胞新闻 >

外泌体

首例!微针+局部涂抹4次外泌体后,患者头发明显再生,红斑、疤痕、炎症和瘙痒得到显著改善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31 浏览次数:25次

近日,《美容皮肤病学杂志》(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首次报道了一项利用外泌体治疗毛发扁平苔藓(LPP)脱发临床试验,1名LPP患者接受4次治疗后,观察到她的头发明显再生,红斑、头皮疤痕、炎症和瘙痒均得到显著改善。


外泌体治疗


患者概况:一名35岁女性患者,头顶持续性红肿、瘙痒伴脱发4年,体检可见界限清晰的鳞状红斑脱发斑块和周围萎缩性瘢痕。4mm穿刺活检显示(图1),表皮增厚伴基底层空泡变性,真皮广泛纤维化,萎缩毛囊被同心纤维组织及淋巴细胞浸润包绕,符合LPP诊断。


脱发临床试验


既往治疗:在拒绝全身用药并报告对外用类固醇乳膏的依从性较差后,连续3次接受病灶内注射曲安奈德(10mg/mL,总量1.5 cc,注射间隔1cm)。尽管接受了治疗,患者仍报告持续性红斑、头皮萎缩加重且无头发再生,这促使她接受了外泌体治疗方案。

外泌体疗法:用3ml生理盐水重组冻干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外泌体粉末,再以酒精清洁头皮,接着使用微针在深度为0.5mm区域创建微孔,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微针影响,然后将外泌体溶液局部涂抹于治疗区域,在4周间隔内进行了4次治疗。

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到患者头发明显再生,红斑减少,头皮疤痕改善(图2)。此外,她还报告炎症和瘙痒减轻。


脱发临床试验


LPP是一种慢性瘢痕性脱发,主要表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这种炎症会导致毛囊永久性破坏,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瘙痒、灼烧感、毛囊角化过度、毛囊堵塞以及毛囊周围红斑等症状,这些症状与炎症活动密切相关。

LPP早期因症状隐匿很容易误诊,如与雄激素性脱发(AGA)共存的脂溢性皮炎(红斑/鳞屑),后者也会表现为带有红斑和鳞屑症状性斑块;后期则与其它晚期瘢痕性脱发难以区分,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


毛发扁平苔藓


LPP分类:

①典型LPP:表现为斑片状或弥漫性脱发斑块,最常见于头顶或顶侧头皮。

②额头纤维性脱发(FFA):FFA会导致额前发际线和耳前头皮的进行性带状疤痕,并常常影响眉毛,这种情况在绝经后女性中最为常见。

③格雷厄姆-利特-皮卡尔迪-拉瑟尔综合征(GLPLS):表现为头皮斑片状瘢痕性脱发、皮肤扁平苔藓且伴有广泛的毛囊小丘疹,以及无瘢痕的腋毛和阴毛脱落。

LPP患者中女性占比较高,发病高峰在40-70岁之间,儿童发病较为少见。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可能涉及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攻击未知的毛囊抗原,导致多能毛囊干细胞被破坏和瘢痕形成。

目前LPP治疗方案包括局部或病灶内类固醇和系统性药物,如多西环素或羟氯喹,虽然病灶内类固醇是一线治疗药物之一,但患者往往缺乏反应,需寻求其它治疗方法。

外泌体是细胞衍生的囊泡,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可介导邻近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这些囊泡在皮肤层面调节关键细胞活动,已在多种皮肤病研究中应用,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白癜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及糖尿病创面愈合。

其促进毛发再生的可能机制包括:拮抗双氢睾酮对毛囊的影响,以及诱导休止期向生长期的转变。尽管外泌体抑制自身免疫活性的机制尚不明确,但已有研究证实对其它自身免疫性脱发(如斑秃)有效,潜在作用涉及免疫调节、抗炎效应及组织修复与再生。

该项研究报告的局限性包括缺乏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仅凭单一病例无法就外泌体在LPP治疗中的应用得出明确结论,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试验来评估ASC-外泌体在LPP中的治疗作用。

此外,该研究随访期相对较短,最佳治疗次数仍有待确定,我们需要进行前瞻性对照试验,纳入更大的患者群体,进行更长随访期,并整合毛发镜检查、皮肤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评估。

总  结: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外泌体疗法是LPP患者减少类固醇用量的一种有前途的治疗选择,短期效果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此外,它们在伤口愈合方面的潜在益处可能对治疗脱发和头皮疤痕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Firas F. Haddad.Adipose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 for Lichen Planopilaris: A Case Report.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2025; 24:e70333;10.1111/jocd.70333.

2Katerina Svigos.A Practical Approach to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lassic Lichen Planopilaris.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10.1007/s40257-021-00630-7.

3Cite this article as: Celik B, Kaya M, Saraç G A, et al. (May 26, 2025) Evaluation of Atherogenic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Lichen Planopilaris: A Case-Control Study. Cureus 17(5): e84835.10.7759/cureus.84835.

在线咨询

  • 预约咨询

  •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