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五零生命浏览175次
近年,有学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m Cells》发表了一项相关临床研究,17例CP患者接受自体骨髓单核细胞(BMMC)治疗后,73%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MFCS)获得良好反应,GMFCS平均改善1.3级,40%患者认知能力和痉挛程度得到显著改善。

近期,《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期刊发表了一项关于干细胞联合高频重复电磁刺激(rEMS)治疗中毒性视神经病变(TON)临床试验,文献显示,12例患者单眼接受联合治疗后4个月,视力和视野平均提升47%和95%,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明显恢复。

近期,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研究团队在《Stem Cells Internationa》期刊发表了一项关于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临床试验报告,文献显示,69例患者治疗后1年,16例达到临床缓解,40例接近临床缓解。

近年,Elsevier旗下国际核心期刊《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发表了一项关于耐药性癫痫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34例患者经自体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后,癫痫样活动和发作次数显著减少,精神状态、焦虑和抑郁评分得到明显改善。

近年,Weiss等人在《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期刊发表一项研究显示,5名LHON患者经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后,视力和视野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部分患者视力显著且持续提高,其中有患者单眼视力较治疗前提升了约20倍。

近日,Nature旗下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一篇关于干细胞治疗急性/亚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通过对13项RCTs和872例患者深度剖析评估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关注长期结果。

据了解,干性AMD约占80%-90%,主要特征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和光感受器细胞丢失;湿性AMD约占10%-20%,主要特征异常新生血管形成。这一差异主要源于前者进展缓慢,多数患者长期处于早期或中期阶段;后者虽更易致盲,但发生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