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28894021
当前位置:首页 > 干细胞 >

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5例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术后所有患者视力和视野均得到显著改善,视力最高提升了20倍!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04 浏览次数:12次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原发性线粒体疾病,该疾病症状最早由德国眼科医生西奥多·勒伯于1871年描述,并在1988年被华莱士与线粒体DNA(mtDNA)变异联系起来,这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LHON特征是视网膜神经元细胞(RGCs)选择性脆弱性和早期退化,导致视神经萎缩和严重视力丧失。无痛性视力丧失发生在儿童和年轻成年人身上,通常影响一只眼睛中央视野,随后在几周到几个月内另一只眼睛也会失去视力,但有时双眼视力损失会同时发生。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有研究发现,部分LHON患者在患病1年内存在恢复的可能性,但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病年龄和线粒体基因型,大多数LHON患者视力仍会逐渐丧失并保持法定失明,显著影响生活质量。

据了解,95% LHON病例由以下三种mtDNA突变引起,它们分别是m.11778 G > A(60%),m.14484 T > C(14%)和m.3460 G > A(13%)。由于RGCs中mtDNA的异质性,疾病严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目前LHON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戒烟、营养补充)、药物治疗(视神经保护剂、抗氧化剂)和支持治疗(视觉康复)。这些方法能延缓病情进展并改善生活质量,但存在明显局限性,无法逆转已损伤的视神经,对慢性期患者效果有限,且不能根治病因。

有研究表明,干细胞能通过线粒体转移机制,帮助恢复患者神经祖细胞中的线粒体DNA和功能,从病因层面改善视神经损伤。这种疗法相比传统方法更具针对性,为遗传性线粒体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近年,Weiss等人在《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期刊发表一项研究显示,5名LHON患者经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后,视力和视野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部分患者视力显著且持续提高,其中有患者单眼视力较治疗前提升了约20倍。


干细胞治疗


治疗方案:①第1组包括眼球后和眼球筋膜下+静脉输注BMSCs;②第2组包括眼球后、眼球筋膜下和玻璃体内+静脉输注BMSCs;③第3组接受核心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下或视神经内+静脉输注BMSCs。

患者1:71岁男性,左眼突发视力丧失,家族有类似病史,右眼20/50,左眼20/200,被诊断为LHON-4917突变,截止治疗前,右眼1英尺数手指(CF),左眼无光感视力(NLP),双侧视神经萎缩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患者接受双眼BMSCs治疗(左眼为第3组,右眼为第2组),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治疗后6个月,右眼视力为2英尺处CF(较治疗前提升了1倍),左眼为NLP。右眼眼压为10mm汞柱,左眼为11mm汞柱,并且他每天使用Istalol两次。

患者2:23岁女性,出现头痛、颈麻木及视乳头水肿,MRI显示小脑扁桃体下疝伴颅内高压。乙酰唑胺治疗后周边视力改善,但8个月内进展为双眼中心视力丧失至手动视力(HM),被诊断为LHON-3460突变,OCT显示黄斑及RNFL变薄(图1、2),双眼视神经苍白。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试验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试验


患者接受双眼BMSCs治疗(左眼第3组,右眼第2组),左眼视力次日即改善至2英尺CF;1个月后能辨色;6个月达J16近视力;9个月ETDRS视力提升至8个字母;1年后右眼7英尺CF,左眼20/400;16个月时视野和黄斑OCT显示持续改善(图3、4),右眼RNFL颞侧增厚,左眼鼻侧增厚。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试验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试验


患者3:65岁男性,患有LHON-3460突变和晚期慢性开角型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内斜视、先天性眼球震颤、左眼伴有脊柱性近视脓肿、自12岁起右眼慢性视网膜脱落及萎缩,以及双眼无晶状体,右眼视力为右眼NLP,左眼HM。

患者接受左眼BMSCs治疗(第2组),右眼未接受治疗。9个月后视力从无光感提升至20/200(ETDRS字母数从30增至44);12个月时稳定,B超显示左眼术后玻璃体初期浑浊但3周转清,视神经头呈"软丘"状。Goldmann视野改善,显示出更大的上下视野岛。

患者4:72岁男性,幼年脊髓灰质炎致左侧面瘫,2006年食管癌术后并发C5-7骨髓炎,2013年肺炎昏迷后双眼视力模糊,同年双眼视力先后丧失,伴跌倒及眼震。MRI示小脑中风,检出B6/B12缺乏及LHON-14484突变,艾地苯醌治疗无效,视力仅剩6英尺CF。

患者双眼接受BMSCs治疗(左眼第3组,右眼第2组),治疗后3个月,右眼20/150,左眼12英尺CF;7个月后右眼20/100,左眼20/350。ETDRS字母识别从右18/左2提升至右42/左28。视网膜牵引7个月后自发缓解,患者可独立外出活动。

患者5:一名20岁男性,14岁时诊断出LHON-14484突变,兄弟也被诊断出LHON,病史表明有肾病,每日服用艾地苯醌和维生素B2,右眼6/270,左眼6/270。

患者接受双眼BMSCs治疗(右眼第3组,左眼第2组),治疗后 8 个月,视力提高到右眼6/240,左眼6/210。

总 结:上述研究证实了BMSCs治疗LHO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改善可能是由于现有线粒体功能恢复、更多活力线粒体向现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转移,以及BMSCs转分化和新发育细胞与现有神经节和视神经细胞层的整合。

这项研究中视力提高是令人鼓舞的,表明使用BMSCs治疗眼科线粒体疾病(包括LHON)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参考资料:

1by Hoda Shamsnajafabadi ,Robert E. MacLaren and Jasmina Cehajic-Kapetanovi Jasmina Cehajic-Kapetanovic.Current and Future Landscape in Genetic Therapies for 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10.3390/cells12152013.

2Jeffrey N. Weiss, Steven Levy, Susan C. Benes.Stem Cell Ophthalmology Treatment Study (SCOTS):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October 2016, Volume 11, Issue 10.10.4103/1673-5374.193251.

在线咨询

  • 预约咨询

  •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