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五零生命浏览38次
据了解,干性AMD约占80%-90%,主要特征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和光感受器细胞丢失;湿性AMD约占10%-20%,主要特征异常新生血管形成。这一差异主要源于前者进展缓慢,多数患者长期处于早期或中期阶段;后者虽更易致盲,但发生率较低。
Hee Jin Kim等人完成了一项关于AD的I 期临床试验(NCT02054208),他们将UC-MSCs立体定向注射到9名AD痴呆患者的海马和楔前叶中,通过研究确认了MSCs治疗AD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结果已在《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期刊发表。
近期,Geeta Shroff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ASD的临床试验,该团队采用人胚胎干细胞 (hESC)治疗了3名ASD患者,随访显示,该疗法能有效提高ASD患者的运动技能、社交技能和认知等能力。
Ahmad Jabir Rahyussalim等人在《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发表了一项关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试验,该团队采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了1例慢性肾衰患者,术后随访显示,患者的肾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近期,Tian-Kuo Lee等人在《Sage Journals》发表了一项关于急性中风的I期临床试验,据文献显示,该研究采用脐带血(UCB)单核细胞(MNCs)治疗急性中风患者,结果显示,患者各项评估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水平。
近日,Marc Gotkine等人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发表了一篇关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I/IIa期临床试验,据文献报道,这项试验是世界首次通过鞘内注射人星形胶质细胞治疗ALS的研究。
在一些基础研究中,发现UC-MSCs可以有效阻止RP的进展并挽救休眠期的光感受器。Emin等人在《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期刊发表了一篇关于RP的临床试验,文献显示,研究人员采用UC-MSCs治疗了32名RP患者,取得了积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