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28894021
当前位置:首页 > 干细胞新闻 >

干细胞治疗

13项研究872例患者证实:干细胞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亚急性卒中患者的长期功能障碍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8-26 浏览次数:6次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缺血性卒中约占所有卒中病例的80%,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20%。

卒中治疗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它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据了解,每年有330万人因缺血性卒中死亡,相关死亡和残疾每年损失超过6300万健康生命年,突显出了新疗法的迫切需求。


脑卒中


自1990年代以来,干细胞疗法因其强大的免疫调节、抗炎和神经再生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已被作为急性卒中潜在治疗方法,其安全性也在众多临床试验中得到证明,但有效性仍不确定。

有研究发现,干细胞输注后神经功能缺损未见显著改善,而另一些研究则发现输注干细胞后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mRS(改良Rankin量表)和BI(Barthel 指数)评分有不同程度改善。这种差异可能源于研究设计不同,特别是给药时机和评估时间。

为解决这些问题,有研究团队通过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最新大规模研究,评估干细胞疗法治疗急性/亚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协调治疗时机和随访时间,减少研究差异,并评估其对残疾、神经功能和生活依赖的影响。


干细胞治疗


近日,Nature旗下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一篇关于干细胞治疗急性/亚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通过对13项RCTs和872例患者深度剖析评估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关注长期结果。

通过分析这些试验的结果表明,急性/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1个月内进行干细胞移植是安全的,mRS评分(核心评估项目包括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和认知功能)显示移植后能显著改善患者长期功能结果。

筛选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ENTRAL、PubMed、Embase、ClinicalTrials.gov和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截至2024年1月数据),利用Rayyan去重算法排除重复项后,基于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


脑卒中临床试验


筛选结果:从10067篇文献中筛选出符合摘要条件的试验(图1),排除临床前研究(1项)、非英语/日语报告(9项)、非RCT设计(18项)、患者类型不符(7项)及其它原因(2项)。最终纳入13项研究,涉及872名患者(男性519,女性353)。

研究设计概述:纳入的试验包括I/II期到III期,每项试验涉及11~206名患者,最多在44个研究中心进行,这反映了研究范围广泛。

干预措施概述:这些试验采用了自体骨髓干细胞和同种异体干细胞,以标准治疗(有/无安慰剂的康复)作为对照,干预的具体剂量和时间在各项研究中差异很大,持续时间从几天到几周。

人口统计概述:试验的随访期从6个月~3.5年不等,涵盖了不同性别(出生时指定)和年龄分布的参与者,强调了在结果分析中考虑人口统计学因素的重要性(见表1)。


脑卒中临床试验


主要终点分析:细胞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90、180和365天的mRS评分(评分越低,代表神经功能状态越好)。

①mRS评分(0-1): 第90天(图2a),治疗组36/322例患者,对照组27/257例患者,风险(RR)比1.15;第180天(图2b),治疗组19/132例患者,对照组15/121例患者,RR为1.10;第365天(图2c),治疗组45/195例患者,对照组23/179例患者,RR为1.74,治疗组的频率较高。


脑卒中临床试验


注解:如第90天,治疗组36/322例(11.2%)患者达到mRS 0-1分,表明这些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接近完全恢复;风险比1.15,表示细胞治疗组发生良好预后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15倍,数值>1说明治疗可能略微增加良好预后机会。‌

②mRS评分(0-2): 第90天(图2d):治疗组105/322例患者,对照组67/257例患者,RR为1.31,治疗组的频率较高; 第180天(图2e):治疗组36/122例患者,对照组29/111例患者,RR为1.04;第365天(图2f):治疗组87/195例患者,对照组61/179例患者,RR为1.27。


脑卒中临床试验


次要终点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90、180和365天的NIHSS评分(评分越低,代表症状越轻)和BI评分(评分越高,代表功能独立性越强)。

①NIHSS评分: 90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180天时,细胞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显著较低;365天时,两组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

②安全性结果:分析后表明,细胞治疗与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没有关联,治疗组发生率119/330,对照组114/279。同样,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与细胞治疗也没有关联,治疗组34/428例,控制组56/388例。

总 结:这项荟萃分析表明,干细胞治疗急性/亚急性缺血性卒中安全性良好,在发病后1个月内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长期功能结果,后续需要更多研究来阐明作用机制并制定标准化治疗方案,未来干细胞治疗或可作为缺血性中风的标准护理选项。


参考资料:

Toshiya Osanai, SoichiroTakamiya, Yasuhiro Morii, Katsuhiko Ogasawara, Kiyohiro Houkin & Miki Fujimura.Efficacy and safety of stem cell therapy for acute and subacute ischemic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Scientific Reports | (2025) 15:21214 1 | 10.1038/s41598-025-04405-6.

在线咨询

  • 预约咨询

  •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