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疗法在慢性移植物肾病中的临床研究 - 一五零生命

0755-28894021
当前位置:首页 > 干细胞 >

干细胞与肾病

干细胞疗法在慢性移植物肾病中的临床研究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4-24 浏览次数:2102次

慢性移植物肾病(CAN)是指肾移植术6个月以后,出现进行性蛋白尿、高血压、血清肌酐升高等临床表现,移植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终至衰竭,需恢复透析或再次移植。

CAN致病因素

①免疫学因素: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位点错配、抗体、急性排斥反应、亚临床型排斥反应等。

②非免疫学因素:包括移植肾质量、免疫抑制剂肾毒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多瘤病毒感染、高脂血症、高血压及蛋白尿等。


肾病


CAN常见治疗方式

①免疫治疗: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和他克莫司是器官移植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免疫抑制剂;②非免疫治疗:控制血压、调节脂质代谢异常、控制巨细胞病毒感染及抗凝治疗等。这些治疗虽然能改善移植肾功能、延长移植肾使用寿命,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干细胞疗法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低免疫原性干细胞群,具有易获取、易扩增、易保存等优点,可诱导免疫耐受、降低免疫反应、促进损伤修复。本文就MSCs疗法对慢性移植物肾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做出如下报告。

临床研究

目  的:观察MSCs疗法对慢性移植物肾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干细胞疗法


方  法:研究者选取26例(男18例,女8例)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平均(48.12±10.24)岁,患者均自愿接受MSCs疗法。采用Seldinger法自股动脉插入导管,行移植肾动脉造影。插管至移植肾动脉,注入5×106个/kg的MSCs,采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首次输注MSCs时,不调整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在首次输注后1周、4周时经外周静脉第2次、第3次输注MSCs,输注量为1×106个/kg,采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于30min内缓慢泵入,输注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mg。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时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


结  果:采用MSCs疗法后,第1、4、8 周时患者Scr、BUN、24h尿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c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后较治疗前Scr、BUN、Ccr、24h尿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干细胞疗法


不良反应:26例患者采用MSCs疗法后,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发热3例、皮肤瘙痒5例),常规处理后自行好转,未见出血、动脉栓塞、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

总  结:研究发现采用MSCs疗法后,患者肾功能的各项指标在第1、4、8周时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虽然在治疗12周后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但也无明显升高,说明MSCs能够抑制慢性移植物肾病进展,且是安全有效的。


说明:本文案例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



在线咨询

  • 预约咨询

  •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