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现状研究 - 一五零生命

0755-28894021
当前位置:首页 > 干细胞 >

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现状研究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3-25 浏览次数:2670次

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可降低肾血流量(RBF)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导致血管稀薄、炎症损伤、氧化应激,后期加速狭窄后肾组织损伤,最终加重组织缺氧、肾功能丧失。

干细胞治疗

近年来多中心临床研究证明血管内支架治疗该病,肾功能和预后均无显著益处,有必要寻找新颖的方法来修复肾实质和保护肾脏功能。


临床前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动物实验中具有促进血管新生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在猪和啮齿动物模型研究中,MSCs的注入与微血管密度和GFR的增加有关,还减少肾脏动脉氧化应激和肾脏炎症。


为深入探究MSCs治疗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探究MSCs的剂量,科研人员开展了一项Ⅰ期临床试验。试验纳入28例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安慰组2组(每组14例),干预组接受标准药物治疗联合单次肾动脉输注MSCs,7例输注细胞数量为1.0×105细胞/kg,而另7例接受2.5×105细胞/kg的细胞数量;安慰组则施以标准药物治疗。

干细胞治疗

安全监测:MSCs输注后的指标测量,随访期为3个月,未发现不良反应(如发烧、头痛、呕吐、虚弱、血尿或过敏反应)。干细胞移植1天后,干预组血清肌酐略有升高(升高范围为:1.52±0.35mg/dl - 1.72±0.45 mg/dl),持续1周,1个月后恢复基线。


C反应蛋白(CRP)上升1天,数值为3.1±1.2ug/ml - 6.1±2.3ug/ml,乳酸脱氢酶无变化;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略有上升,并维持在基线以上1个月。随访期间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钙蛋白(NGAL)和尿细胞学均无变化。

间充质干细胞

效价监测:


①多层螺旋CT测量相应指标。


3个月后血流动力学的结果均有改善,包括皮质血流量、总径向基函数(Rbf)和皮质灌注。MSCs治疗组硬化性肾皮质血流量增加,皮质灌注量由2.02±0.69上升到2.4±1ml/min per milliliter tissue,同时,髓质血流量增加。

间充质干细胞

②MSCs输注降低了硬化性肾动脉的缺氧水平。


(A)单个例子的粗体图像(R2*参数图描绘脱氧血红蛋白的影响),说明了在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前后硬化性肾动脉缺氧的变化(左和右)。皮质和髓质区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后,R2*水平降低与缺氧相关。(B) MSCs移植后,硬化性肾动脉部分低氧水平明显下降。

间充质干细胞

③两种剂量的MSCs注入后的修复作用相似。


1.0×105细胞/kg和1.0×105细胞/kg的MSCs注入后皮质组织、组织灌注量和径向基函数的上升幅度相似。

间充质干细胞

结论:干细胞疗法对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输注安全且耐受性良好,且有利于增加肾皮质灌注和肾血流量并稳定GFR的数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与应用。


说明:本文内容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



在线咨询

  • 预约咨询

  •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